您现在的位置是: 财经 > > 正文

百事通!社论:做好风险防护 迎接全球金融市场高频波动风险

时间:2022-12-06 21:54:59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者:DN032

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波谲云诡中,邮差总会按两遍铃。


(相关资料图)

历经上周全球金融市场安抚性的上涨后,12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ISM非制造业指数56.5,高于预期的53.3和前值的54.4。

同时,11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6.3万人,远高于20万的市场普遍预期;11月平均小时薪资环比增长0.6%至32.82美元,是市场预期的两倍;尽管劳动参与率小幅回落到62.1%,但岗位空缺依然维持高位。

“好”的经济数据,令全球金融市场心悸,缘于市场担心美联储支持更高政策利率。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Nick Timiraos就发文警示,尽管12月美联储加息幅度会放缓至50个基点,但薪资-通胀螺旋桨渐显,将促使美联储明年让政策利率升破5%。这让市场捏了一把汗,全球主要市场不同程度回落。

市场的情绪表达反映美联储货币政策已影响全球经济社会活动,带动全球经济的各个环节和部门启动敏感性适应,人们开始基于货币政策的边际效用配置资源,并对所有风险资产进行再重估。

这也突出反映了全球市场正在走出政策逻辑,向市场逻辑回归。这是全球风险资产定价范式的一次痛苦转换,也是全球经济回归正途必然历经的过程。

如果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将全球金融市场带入政策逻辑,持续十余年的量化宽松和零利率/负利率,让全球投资者失去了感知风险能力,投资者主要基于各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动情况,做流动性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那么随着美联储等央行的持续加息,政策利率开始接近于主要国家的自然利率水平,曾经在量化宽松浸泡的风险资产,尽管历经多次猛烈加息,但在边缘性全球金融市场,依然会出现风险资产高频抛售现象,投资者仍需系好安全带。

美国30年期固定按揭贷利率在10月突破7%,反映全球市场的风险敏感性正在回归,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弱有效性再度归来,市场的味觉嗅觉正在恢复。

经济全球化范式转换是带动全球市场高频波动的深层因素。当前,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就是主要国家间的经济周期不同频,最大需求市场正在步入经济增长前半周期,而主要的供给体系则开始进入经济增长的后半周期。这种经济周期之差,缘于经济全球化的范式由求同存异逐渐转向求同排异。

这种全球化范式的转换,伴随着明显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其效果就是推动全球供应链重构,及供给体系的分布式布局。当下出现的一个非常值得警觉的现象是,大西洋经贸活动日益活跃,美国东海岸港口活跃度首次超过西海岸,这反映美欧在许多经济活动上的闭环化现象日益明显。

显然,全球通胀更为深层原因是全球供应链的分布式重构,这警示这轮通胀需历经一个5~8年的朱格拉周期(资本支出周期),而非基钦周期(库存周期),鉴于这一轮全球供应链分布式重构大致起始于2018年,那么这轮通胀大约在2023年进入平缓轨道。

鉴于此,不要指望明年下半年美联储等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反转为再度放松,因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资本支出释放而出的增长,会为其带来全球供应链分布式重构红利,使其能将高利率维持较长时间。

同时,全球经济高频波动,还源自全球金融市场内在价值的重估,可能进入深层修正期。美元流动性从外围金融市场向美欧等中心市场回流,可能会更富冲击,新兴市场需做好防范美元流动性紧缩的准备。

为此,对国内投资者而言,要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清晰自身的认知边界及风险可承载能力,避免将风险偏好设定在超越自身认知和风险可承受能力之外,敞露在自己无法覆盖和管控的风险敞口中。

对中国来讲,当务之急是用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大空间的改革开放,激发企业家精神,从边际上改善市场主体的预期。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0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