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财经 > > 正文

“双碳”之下 ICT高能耗困局如何破 最新消息

时间:2023-04-24 12:57:29 来源:中国经营网 发布者:DN032

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虚拟现实,在当今的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中的数据中心等业务在对千行百业节能降耗产生乘数效应的同时,数字经济产业自身也正在成为“碳排放大户”。


(资料图)

近日,VMware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Kit Colbert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今,整个ICT行业其实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已经相当于一个国家消耗的能源总量,到了2030年的时候,预计这一行业的能源消耗将会超过印度全国的能源消耗量。在未来八年,整个行业的能源消耗量的增长率将会超过200%。所以,谈到节能减排,通过创新达成可持续性发展,这绝不是一个对世界而言锦上添花的工作,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任务。

能耗增长率超200%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预测显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我国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将提升至约3.5。与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伴随而来的就是全球数据流量的上升,据研究机构Omdia预计,2017年到2024年间,整个数据流量形成一个快速上升的趋势,在2024年达到每年580万PB的数据,而这些需要ICT基础设施的支持,但这也使ICT行业成为未来的耗能大户。

不仅仅是国内,瑞典研究院数据称,预计到2030年,ICT行业全球耗电量最高将增长 61%,达到约3.2万亿千瓦时。研究显示,若不加以控制,到2040年,全球ICT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会从2007年的1%~1.6%增长到14%以上。

Kit Colbert对记者表示:现今,整个ICT行业其实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它已经相当于一个国家消耗的能源总量。比如说网络中心和数据中心,它的能源消耗量相当于韩国、加拿大或者是德国等国家的能源消耗量。到了2030年的时候,预计本行业的能源消耗将会超过印度全国的能源消耗量。在未来八年,整个行业的能源消耗量的增长率将会超过200%。根据分析师的预测,5G和RAN(无线网)的能源消耗将不断增加,所以我们现在必须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但是,解决“高能耗”的问题,就需要新技术的应用,这就意味着高成本,至今,仍有不少企业在成本与收益之间徘徊。

Kit Colbert对记者表示:“要实现绿色发展需要采用新的技术,但是采用新的技术又面临着成本攀高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分析过,客户在新技术采纳方面占比最大的一个成本就是从既有的平台向新的平台进行迁移的成本。而这个迁移的成本中,迁移到新的平台中要不断进行修改,这部分的成本是最高的。当然,从短期来看,推进‘双碳’工作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但从长期看,这将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保持核心竞争力。”

零碳承诺

实际上,近几年,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其中绿色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所有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核心。从绿色产品设计、供应链的绿色转型、能源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创新改造,都在围绕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来开展。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的《企业“碳中和”目标设定、行动及全球合作》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0月12日,全球已有3821家企业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其中1399家企业作出了明确的净零承诺,即在规定时期内,排入大气的温室气体与人为移除的温室气体相互抵消。企业如果达到净零排放,就实现了碳中和。

Kit Colbert表示:“我们看待ICT节能减排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看。横向指的是跨行业的、通用的,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技术,最经典的技术当然是虚拟化。纵向就是针对不同行业独一无二的这样一些技术方案。比如在电信RAN领域,它主要面临频谱效率的提高问题,通过调制解调的技术来实现节能。”

据Kit Colbert介绍,VMware也制定了零碳承诺计划。Kit Colbert表示,此前,我们并没有在节能减排方面给予合作伙伴一些具体的建议或者是指导,但是最近我们在可持续性、节能减排方面,将与合作伙伴分享一些最佳实践,并且有意识地给他们提供指导意见,来帮助他们实现数据中心的优化,以及鼓励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从而推动零碳承诺计划的实施。

不过,推动零碳承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Kit Colbert认为零碳承诺的实现目前有两大挑战。他认为,第一个挑战就是要去做合作伙伴的验证,验证合作伙伴是否按照VMware指导的方式实现零碳承诺。这就意味着对于合作伙伴而言,它必须搭建正确的架构。另一个更大的挑战是,帮助合作伙伴制定零碳战略。其实谈到这个零碳战略就牵涉到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节能减排工具。如何帮助合作伙伴正确地选择组合?我们为合作伙伴提供了大量的培训,同时提供一些碳排放计算器这样的小工具,让他们找到最佳的碳排放抵消的方式。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标签: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0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