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财经 > > 正文

天天速讯:微信刷掌支付落户深圳大学 未来还有多大应用空间?| 大厂金融事

时间:2023-05-30 17:06:09 来源:界面新闻 发布者:DN032

微信刷掌支付又拓展了应用场景。

5月30日,微信支付、腾讯微卡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创新试点的“校园一掌通”服务正式上线。深圳大学校园一掌通服务基于不久前发布的“微信刷掌”新能力,学生开通该服务后,即可刷掌购物、用餐。

此前久,界面新闻也报道了腾讯掌刷的第一个使用场景。(详见:抬抬手就能完成支付!微信刷掌支付正式发布,能否大规模推广?丨大厂金融事)


【资料图】

微信支付校园行业负责人王逸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目前刷掌转换设备的识别距离是20厘米以内,超过20厘米不会被识别。在日常生活的支付里面,刷掌支付的应用场景也是偏小额的。

王逸介绍,深圳大学已经有3000多名学生开通该服务,开通流程非常便捷。

界面新闻记者随机采访了学生认证注册的情况,总体开通时间需要20-30秒时间,开通的过程顺畅。

对于刷掌的精度,王逸介绍,刷掌设备的成功率,在95%以上。这取决于设备的高度和倾斜度,以及离用户手掌的距离。

“我们跟深圳大学的校方也有沟通过,他们是认可刷掌服务的,因为确实一方面方便了学生,另一方面也能够给在校生的管理带来一些提升,比如减少排队、上线合成场景提高安全性等。” 王逸说。

据悉,深圳大学是全国首家支持校园一掌通服务的高校。界面新闻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学生排队取餐时和在便利店购物时,只需掌心对准刷掌机上的绿色圆环,1-2秒内就能完成支付。

腾讯微卡运营总监关能辉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刷掌可以对刷脸场景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

他认为,可能有些人不太愿意把自己人脸的生物特征作为介质,刷掌可以弥补一些比较重要的使用场景。比如说中小学生刷脸,小孩子身高是非常不平均的,有了刷掌以后,只要把手掌一放就可以了。

“比如说养老场景,老人用智能手机非常不方便,而且老人的面容随着岁月的变迁都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个场景下刷掌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关能辉补充说。

腾讯方面介绍,微信刷掌采用了目前先进的“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其中广角光学摄像头识别掌纹特征,红外摄像头识别掌静脉血管分布特征,双因子校验成功后才能完成支付,具备“无介质”、“非接触”、“高便捷”、“高安全”等特征。

据了解,除了校园外,微信刷掌还逐步应用于出行、办公、健身、零售、餐饮等领域,针对不同行业的具体场景需求,探索更多创新高效的数字化方案。

腾讯方面介绍,在“微信刷掌”产品发布之前,优图实验室已经在腾讯内部门禁、食堂、零售等多元场景下,针对该技术方案进行了三年超千万次实际应用测试,并推导、打磨出在大规模支付场景中应用该技术所需的软硬件能力,以确保方案的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

此外,在商业场景中,微信支付与超级猩猩合作上线了全国首家一掌通健身门店。用户通过超级猩猩的微信小程序开通刷掌服务后,可以享受“刷掌开门”、“刷掌签到”和“刷掌购物”等便捷服务,获得更舒适的健身体验。

据该门店相关负责人介绍,微信刷掌在超级猩猩的应用兼具开门和签到功能。超级猩猩原本的体验流程是用户在门口输入密码进入门店,在课前或者课后扫教练手机的二维码进行签到。有了刷掌之后,用户在门口伸出手掌隔空感应一下即可进门,且完成课程签到。

对于不同的身份识别技术之间的关系,关能辉坦言,不是说一种技术出现之后一定更要取代之前的技术。正如扫码支付在很多大额交易场景,可能会更安全一些。“在某些场景有些方式更适合时候,就会去鼓励这样的方式发生,但如果有的场景不适合,就不会鼓励这样的方式发生。”他表示。

“目前已经落地的场景,有北京的大兴地铁、深圳大学,一些健身场馆也有相应的场景落地,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学校上线刷掌试点服务。” 王逸说。

关能辉补充道,地铁还会涉及到更多的技术复杂性的问题,因为过闸的时候,人流量非常大,它的识别速度它对于闸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跟生活化的场景还不太一样,未来应该会在更多的民生领域落实刷掌方案。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指出,掌纹的应用场景并不多,在人脸识别、指纹、身份证芯片之后,才会有掌纹验证的需求,且掌纹属于一种隐私性的生物特征,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企业在推进这种应用的时候,要充分评估自身是否有能力保障生物特征信息安全。

他表示,刷掌支付的确有其独有的优势。据统计,刷掌支付的准确性约是刷脸支付的50倍,而破译难度则是其的20倍以上,安全性更强。但是,总体而言,这种支付方式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移动支付的模式。面容支付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市场反应,在于它带来了支付的场景化改变,而掌纹支付仍然处于这个场景之中。

“生物识别的商业应用需要更加谨慎,应当遵循‘最小必要’原则。最小是数据获取范围,必要是数据的性质,实际上,这个原则的本质是对企业提出一个要求,即企业获取利润的渠道应当来自于数据处理和进一步连带服务,来自于对数据价值上的挖掘以及通过优化和丰富消费者体验而增加的消费,而不是来自对用户信息的过渡攫取,以及通过用户数据贩卖从中获益。”盘和林补充到。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标签: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