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长期照护师爆火,银发产业风口带动千万就业
4月19日,全国首场长期照护师初级工(五级)考试在江苏南通长护产业园举行,首批100名考生参加考试。4月28日,81名考试合格的考生获得了可在全国范围内联网查询的长期照护师职业等级证书,成为我国首批持证上岗的长期照护师。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称“长护险”)连续5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第一财经了解到,国家医保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全力推动全国层面的长护险制度出台。
社保“第六险”渐行渐近,长护险从49城试点走向全国之后,长护及相关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国家医保局主导设立的职业工种,长期照护师将解决长护险制度建设中照护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为我国长护险全面落地提供人才保障。
长护师证书为何成为“香饽饽”?
49岁的王汝芳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中国第一张长期照护师职业等级技能证书的持有者,她只是在公司号召考试报名时早早地报了名,她的准考证号就是19日考试100名考生中的第一号,通过闭卷机考和现场模拟操作两场考试之后,王汝芳获得了“000001”号长期照护师资格证书。
在28日下午举行的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证书颁发活动上,王汝芳从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滔处接到了这份来之不易的资格证书。她对第一财经表示,因为年龄大了记忆力大不如前,长护师考试的内容又更加全面,专业度也很强,包括照护技能、法律法规、实践操作等等,她准备了小半年的时间,终于顺利通过。
王汝芳说,经过这段时间的系统培训和反复练习,她掌握了更多专业技能,以后能够更加专业、规范地照顾失能老人。“实操考试中协助进食的项目,我在日常工作中比较少接触,通过这次准备考试,我掌握了这一项技能,以后如果有老人需要,我也可以为他们协助进食了。”王汝芳说。
“这次资格认证考生报名的踊跃程度出乎意料,因为考场容量有限,第一批考试只能安排100人,我们并没有进行动员,主动来报名的考生已经超过900人,我们会在5月份分批完成全部考试,接下来就会进行常态化报名考试。”南通市医疗保障研究会会长顾忠贤告诉第一财经。
顾忠贤认为,考生报名踊跃的原因有二:一是业内从业人员对人社部和医保局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的权威性比较认可,二是长护险经过了近十年的探索,已经培育出了一大批照护服务人员,以南通为例,定点服务机构里长护人员超过12000名,每个月的收入在5000~6000元,行业发展比较健康,收入较为稳定,职业认可度比较高,从事这个行业的热情也比较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于2022年在职业分类大典中新增“长期照护师”职业工种,并于2024年2月共同发布了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将长期照护师正式纳入国家职业体系。
“此前长护行业也是要求持证上岗的,护理人员会去考养老护理员证或是护士证等等,未来有长护证也会成为行业的要求,所以长护师考试的消息出来之后,报名非常踊跃。”顾忠贤说。
长期照护师职业标准、培训体系及等级认定制度的建立,填补了我国失能照护领域专业化、职业化的空白,解决了“用什么样的标准提供服务”的问题。
王汝芳就职的南通市海安邻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冬认为,长护险是为失能人员提供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在基础服务护理的基础之上,还增加了心理慰藉、康复技能等,对护理员专业性的要求会更强,但之前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普遍存在学历低、年龄大、技能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失能人群的需求。
“国家推出长护师证之后,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未来长护师会成为医保体系一个更高的职业工种,所以我们非常鼓励员工抓住第一次考证的机会积极参加培训和考证,希望第一批员工持证之后带动其他员工考证,争取两三年之内我们全部两三百名基层员工都能够持长护证上岗。”陈冬说。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医保室副主任王艳艳认为,职业身份的制度化将产生多重正向激励,比如专业能力的提升、服务质量的优化,以及职业吸引力的增强。不难预测,未来长期照护师持证人数将会迅速攀升,形成覆盖初级-中级-高级长期照护师的完整职业发展梯队。
支持普通本科加强长护师等人才培养
我国于2016年启动长护险制度试点,2020年稳妥有序扩大至49个城市。目前,全国超1.8亿人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累计享受待遇超260万人,定点长护服务机构超8000家,长期护理服务从业人员超30万人。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按照测算,长期护理服务会创造近千万个就业岗位,目前我国的长护从业人员仅为30多万,长护险全面推开之后,护理人员的缺口预计会达千万级,而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龄老人的失能风险越来越高,对护理人员会形成一个滚动式的需求。
国际的经验表明,在推进长护制度建设中都会面临护理服务能力和人才普遍性短缺的困境。多位定点长护机构的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招人难是行业普遍面临的难点,不仅很难招到年轻人,就是招聘50~55周岁这个年龄段的人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加快推进长期照护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是提升长护行业就业吸引力的必由之路。
顾忠贤认为,通过长护师职业等级鉴定工作能够提升整个长护领域从业人员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而且长期照护师对考生的要求比较宽泛,只要年龄满16周岁,身体健康的劳动者都可以报考,能够为社会上广泛的人群提供就业岗位,考取证书之后,就可以去定点评估机构、上门服务机构等长护系统中就业。
江苏省医保局副局长陈亮表示,为了更好地体现长期照护师证的含金量,江苏省会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探索将护理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持证率纳入定点准入、考核评价等指标体系,引导护理服务机构优先录用持证人员,薪酬待遇向持证人员倾斜。同时,对取得高级技能等级的照护师提供的服务项目,可适当提高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额度,激励从业人员提升服务技能。
4月24日,国家医保局会同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长期照护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支持普通本科加强长期照护师相关人才培养,鼓励职业院校设置相关专业;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培养使用待遇衔接等,并要求结合实际将长期照护师列入急需紧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重点产业职业资格评价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目录,按照就业补助资金管理规定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评价补贴等政策。
第一财经了解到,江苏省医保局已会同人社部门落实《关于发布2025年江苏省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目录的通知》要求,对长期照护师按高技能紧缺型工种给予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评价补贴。
标签:
抢先读
- 西宁综合保税区完成首单高原特色保税加工农产品出口
- 西宁综合保税区完成首单高原特色保税加工农产品出口
- 广交会广州参展企业累计意向成交额突破20亿美元
- 股本是什么类科目?股本在贷方是增加还是减少?
- 广州4月二手住宅网签量破万套
- 北京拟到2027年建成国际一流区块链技术创新策源地
- “金三银四”北京土地成交额逼近240亿元
- 首批长期照护师爆火,银发产业风口带动千万就业
- 中国铁路“五一”假期运输启动 8天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
- 上海临港再迎新能源汽车龙头项目落地
- 跨省培训助民企新生代健康成长
- 报告: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专利占全球61.5%
- 引进国际创新药械 海南乐城加快构建医药产业生态圈
- 一季度中国钢铁生产总体保持稳定
- 椰枣结缘 自贸搭桥:海南与阿拉伯国家的“双向奔赴”
- 首个央企牵头的AI产业共同体成立
- 引进国际创新药械 海南乐城加快构建医药产业生态圈
- 椰枣结缘 自贸搭桥:海南与阿拉伯国家的“双向奔赴”
- “中国鹰嘴豆之乡”新疆木垒县12万亩鹰嘴豆全面开播
- 新疆南部首个“仓储+快递”一体化服务物流枢纽开仓
- (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在建世界最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首片钢箱梁架设完成
- 浙江区县“领头羊”公布成绩单:单季度GDP逼近千亿
- 税收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健康消费势头良好
- 江西举办休闲乡土·民族乡村美食大赛 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 福建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集中签约50个 总投资逾500亿元
- 国家数据局局长:过去一年中国数字经济交出亮眼答卷
- 湖南怀化至钦州港点对点班列开行 开辟出海黄金通道
- 青海:一季度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71.26亿元
- 2025中国(重庆)国际消费节启幕 将举行500余场系列消费促进活动
-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新书悦读会在北京举办
- 2025中国(重庆)国际消费节启幕 将举行500余场系列消费促进活动
- 中新网评:瑞幸咖啡同款不同价,别寒了老顾客的心
- 第三届闽港数字经济合作论坛举办 共拓数字经济新局
- 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上海举行
- 国家航天局发布多项重要国际合作信息
- 铁路现代物流助力国产汽车出海“加速跑”
- 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
- 国家航天局发布多项重要国际合作信息
- 铁路现代物流助力国产汽车出海“加速跑”
- 网约护士,居家就医新趋势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进超高清技术端到端全链条发展
- 人工智能与软件双向赋能 第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发展大会召开
- 机器人在踉跄奔跑中前行
- 首批人形机器人技术国标立项
- 机器人在踉跄奔跑中前行
- 用专利交叉许可推动破解“内卷式”竞争
- 新疆首台无人驾驶小巴“上岗”
- 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医院
- 追光 | 机器人赛场“秀肌肉”,人类握手谈合作
- 国产机床更聪明了
- 国产农机在窄梯田跳起“芭蕾”
- “忌食辛辣”就是不吃辣椒吗?还有这些食物
- 生气发泄出来就好了?情况可能变更糟
- 标的公司的评估方法有哪些?目标公司是指自己的公司吗?
- 经常失眠,睡眠质量低?可能是身体缺了这种关键营养
- 日常生活中 这些行为正在“伤害”你的脊柱
- 避免长时间工作或熬夜 新业态劳动者要注意这些健康问题
- 5月预计将有3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
- 全国总工会:劳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覆盖超6448万高危行业职工
- 中新健康丨职业性腕管综合征如何预防?专家解答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 别把噪音当小事 对听力损害不可逆
- 讨论应急医学、数字健康等议题 上合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举办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 鸡蛋滚一滚 竟能帮你缓解疼痛、抗炎、辅助祛湿?
- 中疾控发布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 讨论应急医学、数字健康等议题 上合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举办
- 外国传统医学专家:“我们也想在实践中体会中医药魅力”
- 鸡蛋滚一滚 竟能帮你缓解疼痛、抗炎、辅助祛湿?
- 人大发布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 探索预印本平台建设
- 巴西圣保罗小学生国际中文日体验“汉字之美”
- AI进职校,如何从技术可用到教学好用
- 俞国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就事论事”
- 巴西圣保罗小学生国际中文日体验“汉字之美”
- AI进职校,如何从技术可用到教学好用
- 让孩子回归阅读的专注与沉浸更重要
- 人大发布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 探索预印本平台建设
- 教育部新增29个本科专业,透露这些新趋势
-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公布 增列29种新专业
- 2025年THE亚洲大学排名公布 中国内地5校进前十
- 银行卡挂失止付什么意思?银行卡异常一般多久恢复正常?
- 我国已有60所职业本科高校 职业本科会成为今年高招热门吗?
- 买车贴息是什么意思?贴息与不贴息的区别是什么?
- 教育部:推动“青年驿站”为求职毕业生提供住宿优惠便利服务
- 金融资产的分类方式是什么?存款算是金融资产吗?
- 教育专家昆明共议大中小学外语教育一体化建设
- 贵州7万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中小学青教赛
- 陕西省教育系统英模巡讲报告会在西北大学举行
- 注会对年龄有要求吗?注会35岁以后不能考了吗?
- 重庆荣昌与8所高校签署校地人才项目合作协议
- 重庆荣昌与8所高校签署校地人才项目合作协议
- 黑龙江新增287个希望工程图书角 万余名学生受益
- 从批卷到育心 AI助力“未来课堂”加速成型
- 甘肃:用“数字防线”守护青少年“心灵晴空”
- 多所高校出台AI写论文禁令 号称能降AIGC的工具真的靠谱吗?
- 立足特色方向促进文明互鉴 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
- 白热化什么意思?白热化是好事还是坏事?
- 高职招“专科”学历教师引争议 学校回应:不是“萝卜坑”
- 多所高校出台AI写论文禁令 号称能降AIGC的工具真的靠谱吗?
- 甘肃:用“数字防线”守护青少年“心灵晴空”